未来智能配用电的发展趋势
发布时间:
2024-02-21
来源:
根据市场测算,2023年中国智能电网市场规模将达1077.2亿元,智能配电市场规模将达到33.3亿元。智能电网的建设和新型电力系统的大力推进使智能配用电高速发展,也为企业带来了机遇与挑战。
在这样的背景下,企业该如何应对这些挑战?又做出了哪些前瞻性的布局与规划?让我们共同探讨智能配用电的现在与未来~
当前我国智能配电的市场格局是怎样的?
智能配用电的技术壁垒高,市场集中度较高。
从企业来看,外资品牌占据智能配电市场的主要份额,而内资企业凭借多元化的产品线和灵活适应市场的机制增速迅猛,未来市场份额会急速上升。
从市场细分行业来看,智能配用电主要集中在工业领域,占比达到60%左右,建筑和基础设施业绩份额相当。而在未来发展中,基础设施领域增速将领跑其他行业,重工业则处于升级改造阶段,运用数智化产品达到降低能耗等效果。
从技术的发展趋势来看,一系列跨学科的基础技术将在智能配用电系统转型升级中发挥重要作用。比如:新一代信息技术、能源互联网与工业物联网的融合、AI人工智能、数字孪生、电子电力技术等等。
新型电力系统的发展面临怎样的挑战?
面向“双碳”的新型配用电系统将面临一系列颠覆性挑战。
需求变化:配用电系统将在控制保护外承担更多职责。例如实现分布式电源在配用电侧大范围接入、消纳;实现复杂系统的安全、稳定、高质量运行;实现双向互动的主动配电网运行模式;实现配用电系统全过程碳追溯、碳排放评价,所以传统的智能配用电模式已经不适应新型电力系统的需求变化。
系统架构:新能源、新负载将深度重构原有系统架构。新型智能配用电系统架构不仅需要监测、分析用电数据,还需融合光伏并网、储能调峰、有序充电、需求侧响应等相关数据。对于各公司不同的系统平台,传统设备的系统融合能力、能否大规模的方便接入都需要深层考虑。
核心技术:一系列新技术、新模式将得到广泛应用。相比较而言,最近几年以及今后技术革新的速度会加快,各种新技术、新理念从提出到应用的步伐也会提速。数字化、物联化、智能化成为核心趋势,多层级微电网、分布式电源、电力交易、碳足迹追湖等需求快速显现,系统直流化、柔性化大幅催生电力电子器件需求,传统智能配用电模式如何适应这种新技术的加速迭代将成为一项严峻的挑战。
设备层:将催生大量新环境下试用的新产品新设备。微电网、虚拟电厂、多能协同需求一系列颠覆性产品。传统产品无法满足“双碳”专业市场的特殊需求。融合数字化的全面物联化的传感控制设备的需求出现。市场上现有产品存在一系列短板需从多个方面持续突破。
上一页
上一页
Contact Us
联系维柯瑞